初秋进补,选择适合的食材是关键。对于女性来说,芡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芡实有很多益处,能够健脾祛湿、固肾止泻。其补肾效果强于山药,祛湿效果优于红小豆。因此,我们可以说芡实是一种被埋没的补益佳品。
在选择食材时,我们要注意让脾胃更好吸收。以甘味的食物为主,比如用红糖调味做成的芡实糕。这不仅味道甘甜,而且补脾效果更佳。下面是芡实糕的制作方法:
粉糯茯苓糕材料:芡实克、茯苓60克、莲子80克、薏米50克、红糖适量、糯米粉适量。
做法:1、将芡实等食材提前浸泡四个小时以上,使其变软。
2、将莲子泡软后,去掉芯,再次洗干净。
、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煮熟。
4、将山药一起蒸熟,去皮。
5、将煮熟的食材捞出来,趁热用擀面杖擀成泥状。
6、加入糯米粉和红糖,混合均匀,如果太干了可以加点水。
7.用手捏成不规则的造型,放在垫了粽叶的蒸锅里,大火蒸20分钟即可。
小贴士:如果不喜欢加糖,也可以放点红枣碎或者桂圆碎调味。同时,要注意多浸泡杂粮,这样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初秋进补养护脾胃,芡实是不错的选择初秋时节,进补重在养护脾胃。脾胃是五脏之首,脾胃不和,全身就不安。许多人在秋季会出现困乏、失眠、早醒等现象,这其实是夏天贪凉过度造成的脾胃受损的结果。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饮食来调理脾胃问题。
在众多的食材中,芡实被推荐为秋季补脾首选之一。芡实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对人体有着很大的益处。它性味甘、涩、平,主要入脾肾二经,能够健脾祛湿、固肾止泻。芡实的补肾效果强于山药,祛湿效果则优于红小豆,镇静效果也比莲子更好。可以说,芡实是一种被埋没的补益佳品。
为了充分发挥芡实的养脾作用,我们需要注意选择适宜的食物口味。甘味的食物最适合慢慢调养脾胃。一般来说,具有滋养补虚、调和药性的食物,多具有甘味。因此,用红糖调味做成的芡实糕是非常好的选择。它不仅口感甘甜,更能发挥补脾的效果。
制作芡实糕,享受美味与健康的双重享受为了更好地享受芡实的补益作用,我们可以尝试制作芡实糕。芡实糕不仅味道甘甜,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让你在进补的同时也能享受美食的乐趣。
制作芡实糕的主要材料有芡实、茯苓、莲子、薏米、红糖和糯米粉。首先,将芡实等食材提前浸泡,使其变软,便于加工。然后将莲子去芯并洗净,与其他食材一起放入锅中煮熟。同时,将山药蒸熟后去皮备用。将煮熟的食材和山药一起搅拌成泥状,加入红糖和适量的糯米粉,搅拌均匀。如果感觉糕糊太干,可以适量加点水。最后,用手捏成不规则的造型,放在垫了粽叶的蒸锅里,大火蒸20分钟即可。
小贴士:如果不喜欢加糖,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一些红枣碎或桂圆碎作为调味料。此外,制作芡实糕需要充分浸泡杂粮,泡软了再煮,这样有利于杂粮的消化和吸收。
芡实糕的功效及营养价值芡实糕作为一道补益食物,具有多种功效和营养价值。首先,芡实糕能够补肾壮阳。芡实具有很好的补肾效果,能够增强肾脏的功能,提高男性的性能力。其次,芡实糕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红糖和其他药材的共同作用下,芡实糕能够调节心脏功能,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睡眠质量。此外,芡实糕还具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血的效果,对于脾胃虚弱、贫血等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芡实糕的营养价值也非常丰富。其中,芡实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莲子具有降脂、补益心脾和解热的作用。茯苓能够健脾益肾、清热利湿。薏米具有美容养颜、消水肿的功效。红糖能够补中益气、暖脾胃、调理气血。而糯米则富含淀粉和蛋白质,具有补益脾胃、提高身体抵抗力的作用。
因此,不仅口感美味,芡实糕还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素,为我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芡实糕的食用禁忌和注意事项尽管芡实糕具有很多好处,但并不适合所有人群食用。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食用禁忌和注意事项:
1.体寒者慎食:芡实性味涩寒,食用过多会使体内寒气增加,容易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体质属于寒凉型的人应该避免过量食用。
2.肺燥者慎食:芡实具有补益肾脏的作用,但对于肺部有燥热症状的人,食用芡实糕可能会加重燥热的症状,不适宜食用或应少量食用。
.糖尿病患者慎食:芡实糕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红糖,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时要适量控制糖分摄入量,以免影响血糖的稳定。
4.脾湿体质慎食:芡实糕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但对于脾胃湿重的人,食用芡实糕可能会导致脾胃不适。因此,脾湿体质的人应慎重食用或避免食用。
总之,虽然芡实糕具有很多好处,但我们在食用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搭配食材,适量食用。
总结初秋进补是养护脾胃的重要时期,芡实作为一种被埋没的补益佳品,具有补肾、祛湿、补脾、健胃等功效。制作芡实糕是一种既美味又健康的方式,可以通过选择甘味食材和合理搭配,进一步发挥芡实的补益作用。但是,对于体寒、肺燥、糖尿病和脾湿体质的人群,需要注意食用的禁忌和注意事项。大家在秋季进补时可以尝试制作芡实糕,享受美味与健康的双重享受。
#秋日生活创作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