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忘,清明上游新闻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等。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这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的来历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天就是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冬至后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其实,寒食节和上巳节在古代是清明节气前后的两个重要节日,而现在的清明节其实是三节合一。

清明节的11个习俗

古代,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1.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蹴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后来传蹴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杜甫的《清明》诗中写道:“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在讲求“中庸”的传统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渐由对抗性比赛演变为表演性竞技。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关蹴鞠活动的记载,就寥寥无几了。

2.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扫墓之余,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其乐融融。也有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3.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传入,汉以后成为清明及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发展成于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

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4.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候,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便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

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节插柳的风俗,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离不开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

5.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6.扫墓

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

7.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喜爱的活动之一。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让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人带来好运。

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8.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鸽子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9.牵钩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们的体质。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呐喊,热闹非凡。

10.斗鸡

古代清明节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帝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11.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乌镇、崇福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细数清明节的那些特色美食

大江南北,独特的清明食俗,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古老寒食“油炸撒子”

油炸撒子最早起源于山西临汾地区的洪洞县。这片土地曾经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所以现在南北各地都有撒子的制作。“撒子”古为寒食节的“寒具”,是著名时令美食。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这样描述:“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可见馓子麻花的古老非一般食品可与之媲美的了。

传统小吃“子推蒸饼”

子推蒸饼,俗称蒸饼,是山西地方的传统食品。相传是人们为了纪念忠诚坚贞的介子推,就在他死的这一天,不举烟火,也不进热食,所以这一天便被称为寒食节了。子推蒸饼以精粉、猪板油、大葱、香油、花椒粉、碱为原料,经过和面、发酵、上碱、揉面、擀面、加料、揪剂、压形、笼蒸等诸多工序制成。

油绿如玉“青团子”

在江南一带,清明时节有吃青团子的习俗。青团子是一种用江南地区特有的野生植物——浆麦草的汁液,拌以糯米粉和匀而做成的一种圆形食品。做青团子的糯米粉必须是水磨而成,为的是突出一个细腻。青团子类似包子,所用的馅儿多是糖豆沙。包好后,上锅蒸熟。出锅前,每个青团子上还要涂上一层熟菜油。码到盘里的青团子,青翠如玉,油光可鉴,颜色可人,青团子即因颜色和形状而得名。在江南一带,每到清明节,几乎家家都做青团子,一为开胃尝鲜,二为祭祖上供。

百忧宽解“欢喜团”

在巴蜀一带,清明节有吃“欢喜团”的食俗。笔者两年前清明节小长假期间去成都,就幸运地吃到了这种美食。欢喜团的主料是炒米,把炒米用饴糖或温糖水和成大小不一的米团,然后用线绳穿在一起,涂上各种颜色,就是“欢喜团”了。清人曾作《绵城竹枝词》专门写这种食品和食俗:“欢喜庵前欢喜团,春郊买食百忧宽。村醪戏比金生丽,偏有多人醉脚盆。”

清新可人“菠菠粿”

在福州一带,清明时节,家家要吃菠菠粿这种节令食品。菠菠粿又名清明果、蒿菜粑、清明粑,是用福州当地生长的一种名为菠菠草的植物汁液,和以糯米温浆、粳米温浆作为粿皮,裹以枣泥、豆沙、萝卜丝、香菇丝等做成的馅料,包成的一种有馅儿面食。菠菠粿包好后,要用印模压出各种动物和寿桃的形状,然后蒸食。菠菠粿翠绿如老玉,味道绵软而甜咸。人们清明食菠菠粿,主要是为了取“吃青”之意。福州人清明时节外出踏青、扫墓时,都不忘带上做好的菠菠粿。

乌黑悠香的“乌稔饭”

在闽东和浙江西南地区,每年清明节期间,畲族村寨都要忙着做一种时令美食——乌稔饭。乌稔饭的主料是糯米,畲族妇女背竹篓去寨外,将当地生长的一种乌稔树的新鲜叶子采摘下来,洗净后,放在清水中煮。然后用煮出的汁液来泡糯米。浸泡大约9个小时后,捞出糯米,上锅蒸熟,一锅乌稔饭就做成了。乌稔饭看似乌黑,但味道独特,入口绵软微甜,犹如春风划过舌尖,令人唇齿生香。

青碧可口“清明果”

浙南一代,野外长有一种名曰佛耳草的中草药。清明时节,当地人采来这种中草药,洗净捣烂后,与糯米搅拌在一起,然后包上用糖豆沙、红萝卜、春笋做成的馅料,上锅蒸熟,便成了一种形似饺子的“清明果”。清明果碧绿晶莹,玲珑剔透,尤其是边褶,像水波浪一样,透着精致;吃到嘴里,五味俱全,格外让人喜食。近年来,当地人开发出了一系列的馅料,如韭菜、豆腐干、肥肠、芥菜等,使清明果的口味日趋丰富,越来越受欢迎,并且走向了全国。

两饼包成“润饼菜”

在闽南地区,清明时节要吃一种“润饼菜”,其吃法与北方的吃春饼相似。将烙好的薄面皮,包裹混杂而成的熟菜,卷成筒状或枕头状而咬食。润饼的饼皮擀得极薄,几近透明,这是一种功夫和手艺。包裹的润饼菜,是相当丰富的,主料一般有: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配料一般有油酥海苔、油煎蛋丝、花生敷、蚵煎、芜荽、蒜丝。包裹时,由于饼薄,所以,必须得用两张饼才能包住中间的菜。吃时,可以蘸上甜面酱或者辣酱,入口嫩脆甜润,醇香多味。

盘中明珠“清明螺”

清明时节,吃螺蛳是南方水乡的清明食俗。清明螺即田螺、螺蛳。螺蛳有“盘中明珠”之美誉,肉质丰腴细腻,味道鲜美,清淡爽口,堪与法国蜗牛相媲美。清明时节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为此时的螺蛳尚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清明螺吃法林林总总,可谓丰富多彩,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可煮熟后挑出螺肉,拌、醉、糟、炝。家常做法通常是酱爆螺蛳,即用油锅、黄豆酱爆炒螺蛳。清明食螺,可谓“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

清明节各地的传统习俗

在广东,人们会先将祖坟周围的杂草铲光,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将携带的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带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叩头行礼祭拜,最后鸣放鞭炮,回家就餐。

在河北,上坟烧纸钱讲究“早清明,晚十一”。扫墓烧纸在清明前一周就开始了,清明当天就很少有人去扫墓。冀南地区则选择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扫墓,倾城男女出郊踏青、看花、挑菜、簪柳。有谚语道:“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

福建闽南并不一定只在清明节扫墓。扫墓日期一般有两种,泉州习俗是在清明节前后几天,漳州则有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附近扫墓,客家人则通常在春节之后。方式是清理完坟墓环境后(如杂草、树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后祭拜祖先。祭拜完后在坟墓上,用小石头压上“墓纸”,代表已经将坟墓修缮完毕。清明节当天一般不煮食物,只吃冷的润饼。

来源:沈阳教育资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0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