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早茶也有三大美女,三种粉果同时登

关爱白癜风儿童 http://m.39.net/pf/a_13394170.html

广式点心,人人喜欢。茶友相见,吁长道短。除了常点的“四大天王”(虾饺、干蒸、凤爪、叉烧包)之外,要数“粉果”最惹人怜爱,为啥?金枝玉叶,玲珑剔透!

粉果也称米粿,是广东四大代表点心之一,可谓精巧的“女性点心”。其在广州早茶之中就有三大流派:顺德凤城粉果、中山小榄粉果和潮州姿娘米粿。仿佛三位靓女,即使广州本地人也常弄混淆,同时端上桌,一般人还真傻傻分不清。

在明朝就有关于粉果的记载。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有“广东徐霞客”之称的屈大均(注: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在其《广东新语》中写道:“平常则作粉果,以白米浸至半月,入白粳饭其中,乃舂为粉,以猪脂润之,鲜明而薄以为外,荼蘼露、竹胎(笋)、肉粒、鹅膏满其中以为内,则兴茶素相杂而行者也,一名曰粉角。”

可见,正宗的粉果,不是用澄面皮,不是用粘米粉,也不是用糯米粉做皮,而是用蒸熟的米饭研成皮。只是这种传统的饭皮粉果在广东已经销声匿迹,貌似的仅在香港的陆羽茶室能觅其踪影。饭皮当然不如澄面皮剔透弹牙,但试试真正的古法传统味道,联想一下倒也不错。

首先,说说顺德凤城粉果,又名娥姐粉果,用猪肉、叉烧、冬菇、笋粒、虾仁制馅。每个粉果包馅六钱,要包得满而不实,形如榄核,捏口不留指痕,摇之有声,别具特色。

娥姐粉果是传统小吃,特点是榄核形,皮薄白、爽软、半透明,可见角内馅料,鲜美而甘香。

粉果原来是顺德凤城传统的家常小点心,为什么又以娥姐命名呢?

民国初年,顺德大良自梳女(多为帮佣厨娘)娥姐到了广州第十甫茶香室工作。她年轻俏丽,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粉果。茶香室老板看中了娥姐的手艺,以重金聘请她为点心师傅,并以娥姐的名字命名该店的招牌美点。

相传,老板为招徕顾客,特别为娥姐做了一个玻璃柜台,让她坐在现场制作粉果。这一招果然奏效,不少顾客纷纷涌到茶香室,一来为品尝娥姐粉果的美味,二来为一睹娥姐的风采。因此广州地区流行着一句歇后语:“娥姐粉果——好睇(看)又好食(吃)。”

凤城粉果其实在香港也大受欢迎。香港民间流行一首儿歌:“排排坐,食粉果,猫仔担凳姑婆坐……”电视屏幕上还有千娇百媚的万能旦后邓碧云的经典粤语长片《好姐卖粉果》。香港满汉全席曾把鲜虾粉果列入该筵席三道点心之内。

如今的“娥姐粉果”是用澄面和生粉做皮,用猪肉、叉烧、冬菇、笋干、生虾、白糖、酱油、味精、蚝油、料酒、胡椒粉等做馅。每个粉果要包得满而不胀,否则蒸时容易撑破面皮。包好后,用大火蒸五分钟即可。粉果皮薄透明,里面的馅隐约可见,吃起来也是鲜香爽口,别有风味。

“半弯银月耀长空,精选佳珍尽此中。玉臂轻摇微动感,甘为娥姐补奇功。”点心大师何世晃寥寥几句,便把娥姐粉果“弯如银月”的形状、“精选佳珍”的馅料形象地描绘了出来。伴着诗意,娥姐粉果吃起来就更香了!

在汉字中有个并不常用的形意字“粿”,一看便知是用米做的果子。潮州人对于凡是用米粉、面粉或薯粉加工制成的食品,都称作“粿”。比如萝卜糕,潮州人叫做“菜头粿”,年糕叫做“甜粿”,面包叫“面粿”。而用米粉蒸成薄片切成条状的则叫做“粿条”,相当于广州的粉条“河粉”。到了香港和南洋,粿条便音译为“贵刁”,有所谓“马来炒贵刁”其实就是炒粿条。

潮州粉粿是一款广东潮州颇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小食,它名为粿,但形却似鸡冠饺,由于它的皮采用澄面皮,故蒸熟后晶莹透明,红红绿绿的粿馅分明可见,十分惹人喜爱。

潮州粉粿的包馅食材主要是:沙葛,白萝卜,红萝卜,菜脯,赤肉,白肉,香菇,虾米,腊肉,花生仁。配料有五香粉、精盐、味精、白糖等,口味咸香。可以隔水蒸,也可以用油半煎炸,为煎粿。

娥姐粉果是榄核形状,而潮州粉粿是鸡冠形。在馅料上,娥姐粉果则是固定不变的五种馅料:瘦肉、虾仁、笋干、冬菇、叉烧。炒制的时候娥姐粉果的馅料也偏干爽,区别于潮州粉果的湿润。所以,吃起来,娥姐粉果较清淡鲜香,而潮州粉粿的油渍更浓郁。沙葛、菜脯、腊肉和油爆花生仁入馅,皮软心脆,可谓完美!反正我是更喜爱潮州美女,不知道你们的感觉怎么样?

粤港饮食志在用图文形式向全国各地尤其是北方的朋友介绍粤菜名点,已发布炒河粉、煲仔饭、烧鹅、虾饺等篇,今后还将陆续介绍广受大众喜爱的其他粤港美食,欢迎浏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