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znlvye.com/m/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乐子,想的办法!小谈食刻和你一起认真对待吃下的食物!导读: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某种原因,导致这些节日不被人熟知,寒食节就是其中的一个,或许它离清明节实在太近,很多人只知道清明节却不知道寒食节,懂得吃青团,却不知道这个青团也源自于寒食节,事实上不仅仅是青团源自寒食节,很多的食物都是在寒食节“荐先”吃的。寒食一百五,“荐先”三宝少不了,寒食节将至,荐先三宝是啥?看到这里大家估计对这个一百五会比较陌生,一百五是一百五十的简称,同样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是指冬至之后的第一百零五日,因为这个“一百五”和“寒食节”一致,所以就把它称之为寒食一百五。按照《荆楚岁时记》中对寒食节物风俗的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这个一百五和寒食节以及清明,基本上都是一脉相承,主要是习俗扫墓、踏青、吃“荐先”之物。什么是“荐先”呢?中国是特别讲究“孝”的国家,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当中,每当有新的物产上市时,必须先用于祭祖,然后生人方可以食用,叫作“荐先”或“荐鲜”。如今在我们当地仍然保持着这个传统,只要是祭祀用的,必先盛出来,这是对祖先的尊敬,祭祀完以后就可以吃了。寒食节要吃“荐先”三宝,其实也是这个道理,要用时令的美食祭祀祖先,然后再自己吃,那么“荐先”三宝是啥呢?第一宝:饧粥(甜粥)在《玉烛宝典》卷二引晋陆翙《邺中记》:“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之俗,以冬至后百五日,有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作干粥,是今糗也,中国以为寒食。又作醴酪,醴者,火粳米或大麦作之;酪,捣杏子仁,煮作粥。”这一天要吃粥,而且是饧粥,这个饧粥其实就是用大麦煮的甜粥。做法:准备适量的冷饭,也可以直接用大米,和杏仁一起熬煮之后,把调成糊状的大麦粉直接加入沸腾以后的粥当中,然后放入少许的食用碱,接着继续熬煮,熬煮的比较浓稠的时候,再来上一点糖,把它拌匀就可以吃了。第二宝:青团清代顾禄《清嘉录》中讲:“市上卖青团……为居人清明祀先之品”。也是用来祭祀先人的,事实上这个青团要远比这个饧粥晚,因为寒食节要禁火,所以人们就提前准备这个青团,蒸熟以后,仍然可以吃,不过很多时候,这个也是拿来祭祀的,也就是说“荐先”以后才能吃,它是怎么做的呢?做法:把艾叶清洗干净焯水,然后切碎煮成汁过滤,接着放入我们准备好的糯米粉,揉成面团状,来一点食用油,反复揉搓以后,压扁,里面可以包入肉松或者是红豆沙都可以,接着放入蒸锅中去蒸,蒸好以后焖8分钟,就可以了。第三宝:寒具(馓子)寒具是啥?宋人庄绰的《鸡肋篇》中说:“食物中有馓子,又名环饼,或曰即古之寒具也”。这里说的寒具其实就是馓子。它的形状像绳子盘成的连环,古代也叫作“环饼”,经过油煎以后可以长时间储存,林洪的《山家清供》云:“寒具,捻头也。以糯粉和面,麻油煎成,以糖食之。可留月余,宜禁烟用”。做法:取适量的面粉,加入少许的水和成面条状,抹上一点麻油,接着把它搓成细条,锅中注入适量的植物油,接着把它进行油炸,制作好以后,酥脆香甜,相当的可口。老人说:“百五禁厨烟,寒具青团各荐先”,寒具是啥?了解一下。看到这里,大家就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了,百五说的就是寒食节,禁烟火,然后用馓子和青团来祭祀祖先,这个寒具以前讲过了,就是现在的馓子。事实上老人说的这句话,应该是“百五禁厨烟,红藕青团各荐先”,为啥红藕变成了青团你们知道吗?食刻说: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也有着非常丰富的含义,譬如说寒食节的这个“荐先”,很多人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它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展现,对于后辈来讲是很有意义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9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