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孙科郑超
如果说多年前我省还只能称得上粮食生产大省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河南还是第一粮食转化加工业大省。
河南肉类加工和速冻食品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和60%,粮食及肉类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1位,其中面粉加工能力占全国的30%,年面粉实际产量占全国的37%,居全国之首;火腿肠、味精、面粉、方便面、挂面、米面速冻制品等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全国市场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速冻水饺都产自河南。
简而言之,河南不仅是全国粮仓,更是“国人厨房”,正在走向“世界餐桌”。
河南从“中国粮仓”迈向“国人厨房”
一条经过发酵的火腿,生切即食,味美醇香,可与全球高端火腿相媲美,虽然重量不足10公斤,却能卖出1万元左右的价格。但如果只是单纯的生肉,价钱可能只有数百元。农业转化加工业,让中原大地的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也正在使河南从“中国粮仓”迈向“国人厨房”。
经过多年的精心“栽培”,我省的食品工业已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3.87万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6万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9%,占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的12.2%。
除此外,河南培育了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家,数量居全国第2位,销售收入多亿元,其中亿元以上企业近家,10亿元以上企业超家,超亿元企业12家。全国肉类综合10强中河南就有3家,方便面10强中河南有5家。
三全、好想你、思念、双汇等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品牌出现,正在使河南农业从卖原料向卖产品、从大粮仓向大餐桌、从创品牌向创标准转变。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来自河南的知名食品加工业品牌的故事。
A、三全有了河南农业的助力,企业才有了做大的基础
说到河南的食品加工业,三全食品不得不提。作为国内速冻食品企业的巨头,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和第一个速冻粽子就诞生在这里。
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河南农业的发展对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南是农业大省,食品企业在这里可以更深入的和农民、农企进行合作,达到双赢的效果。
“以潢川县为例,目前,潢川县糯稻种植面积约在32万亩,年产量近20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县级前三位。但是在过去,潢川县主要只进行稻米种植,产业单一,并且由于当时国内的糯米粉厂家普遍规模小,技术落后,三全使用的糯米粉主要来自泰国,不仅价格昂贵,还路途遥远、供货不及时。”该负责人称,之后,他们在潢川县选择了几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巨大的采购量使潢川企业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逐步替代了泰国优质糯米粉在国内的主导地位,而三全也摆脱了原料采购的瓶颈,提升了产品品质。
随着农产品的不断发展,速冻食品也从无到有,形成了一个年产值多亿元的大产业,而河南也发展成为中国速冻食品的发源地和重要基地,占据了全国速冻食品6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国人餐桌上常见的餐品。
B、好想你
仨核桃俩枣儿,也能有大效益在新郑,枣是地地道道的“致富宝”。
一颗大枣,进入工厂后经过清洗、烘干、去核、杀菌、包装等多道程序,出来后就成为了高大上的礼盒,从田间到超市再到餐桌,产业链的延伸,为农民和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这其中,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好想你”)就做的很为成功。
“河南农耕文化传承悠久,是名副其实的大粮仓、大厨房、大餐桌。”好想你企业相关负责人向河南商报记者表示,河南农业的发展必将加紧编制品牌农业的发展规划、完善品牌农业政策支持体系、健全品牌发展的法治保障,强化科技对品牌价值提升作用等,这些都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随着河南农业的发展,枣类的精加工更是改变了不少人吃枣的方法,“比如,以前感觉吃枣麻烦的人现在觉得方便了,枣和什么搭配更健康更营养也清楚了。”
C、
蜂蜜经过精加工,为企业带来近千万元收入
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河南的中小微企业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蜂农创收的方式早已被大大丰富,不像原先只卖蜂蜜,现在经过加工的蜂蜜变出多种花样,“身价”也随之上涨。
河南蜜乐源养蜂专业合作社(简称“蜜乐”)工作人员路顺霞说:“蜜乐的发展就是河南蜂蜜加工发展的一个缩影,7年成立之初,我们仅仅卖原材料,而发展到现在,我们有破壁花粉、蜂胶、蜂王浆片、蜂蜡等多种产品。”
路顺霞以破壁花粉为例,介绍了蜂蜜加工的基本环节。由于原花粉不易被人体吸收,需要经过筛选、除尘、杀菌、高速气流打破细胞壁等加工环节,制成易被人体吸引的破壁花粉。而蜂蜜经过精加工后制成蜂二宝、三宝片,收益会提高30%,为企业增加收入近千万元,带动多户蜂农增加收入。
突破传统加工思路,追求个性化营养化高档化
提到农产品加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李铜山教授深有感触:“农产品加工业是河南的支柱产业,通过加工,产品价值普遍能增长5到10倍,农民也因此受益致富。我们河南有这么几个称呼上的变化,从粮食大省到国人厨房,再到世界餐桌,尽管这是说小麦的,但可以类推,所有的农产品都有提升附加值的空间。”
李铜山表示,目前河南农产品加工种类以小麦、玉米等主食为主,其实现在大豆、红薯等都可以加工,加工成大豆干、红薯干,“关键要拓展精深加工的程度和领域。”
到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转变,给河南农产品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李铜山提到以前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一是河南安阳的李官奇,将大豆提取纤维加工成衣服;二是南阳的周中普,培育出黑色、紫色、绿色、咖啡色、蓝色等五颜六色的彩色小麦。“这么漂亮的彩色小麦,而且完全没有色素和添加剂,谁看了肯定都想尝一尝。”
借助这两个例子,李铜山表达了对河南农产品加工的期待:“我们就是要往这方面努力,从种植到加工环节,都应该注重创新和前沿科技,要开阔视野,突破传统加工思路,根据市场的需要,加工出追求个性化、营养化、高档化的产品,真正把河南农产品加工做大、做深、做强。”(河南商报编辑华丽娟实习编辑熊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