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游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冬至倍思粄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http://nb.ifeng.com/a/20191105/7860025_0.shtml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一句诗成了古往今来广大远行游子归期未归的最佳心情写照,然而,对于客家地区的人们来说,却只有那满含家乡风味的“粄”才得以慰藉心中浓郁的愁思。

“粄”的前世今生

粄(bǎn),这个词以及它背后所蕴含的饮食文化皆从中原而来。查阅资料发现,“粄”字可见于唐宋音韵专书中,有糍类、屑米饼等意思。而在魏晋南北朝文献中,亦有两个与之相似的字:“”和“”。

南朝梁国沈约编撰的《宋书》中有记载:“宋文帝崩,原平号恸,日食麦一枚,如此五日。”同一时期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则有着这样的描述:“是日(三月三日),取鼠曲汁、蜜和粉,谓之龙舌,以厌时气。”由此可见,南北朝时人们已有用小麦做“”应节的习俗。

艾粄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如今“粄”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不用,而做粄、吃粄的习俗也随着人群的迁徙移动成为客家地区的特色传统,并由客家人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粄文化”。

粄≠糕、饼

那么究竟什么是“粄”呢?许多人以为“粄”就是客家人对糕点、饼干之类的另一种叫法,但实际上无论是从制作原材料、方法还是从食物口感来说,“粄”与普通糕点、饼干都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从原材料说起,粄一般是由稻米、番薯、木薯等磨粉制成的。在制作的过程中,粉团需要反复不停地揉搓,让它变得更加软韧、可塑性强,这样做出来的粄吃起来也才更有嚼劲。粘性强、不易消化的粄是早期生活艰苦的客家先民们重要的裹腹品,经过客家人的代代相传,而今已成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的必备物品。

发粄

冬至,客家人对“萝卜粄”的执念

冬至是客家地区极为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客家人称之为“过冬”,在这一天,客家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习俗。对于广东东江流域一带的客家人来说,过冬除了要吃汤圆以外,最不能少的就是萝卜粄了。东江地区的萝卜粄,不似其他地区的萝卜糕或萝卜粿,它的形状像是放大了好几倍的饺子,但内里包裹的材料却要比饺子丰富许多。

萝卜粄的粄皮是用粘米粉和糯米粉按比例混合蒸制而成的,蒸熟之后需要反复揉和,直到软韧适中,再包上以鲜萝卜丝为主,辅以腊肉、腐竹、香菇、虾米等调味的馅料。做好之后的萝卜粄放到锅里蒸上稍许时间就可直接食用,刚出炉的粄热气腾腾,散发着来自自然乡野的气息,一口咬下去,软糯的外皮包裹着鲜甜爽脆的萝卜丝,那正是冬至里客家人最美的滋味。若是再追求其他风味的也可煮汤或煎着吃,每一种吃法都有它的独特之处。

冬至吃萝卜粄的习俗具体是怎样形成的没有准确的说法,但我们知道客家人在饮食方面善于就地取材、依时而食、适时创新,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季正是吃萝卜的好时节,因此萝卜与稻米在冬至的结合来得是那么恰如其分。

客家人常说“宁卖祖宗田,勿忘祖宗言”,“不忘本”是他们一直恪守的信念,所以语言、食物都是他们一代又一代接力传承的“火种”。无论时代如何更替,饮食如何演变,冬至吃萝卜粄一直是东江流域一带河源、惠州、东莞等地客家人一致尊崇的习俗,每到冬至前夕,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打粉做萝卜粄。那些长久离家未归的人在冬至这天回到家乡,见到“白白胖胖”的萝卜粄时总会忍不住大快朵颐,以慰“相思”之苦。因为对于在外打拼的客家游子来说,粄是母亲手艺的味道,亦是家乡的风味,无论外面怎么变化,冬至这天只有吃过家里的萝卜粄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冬”。

民以食为天,客家过节则以“粄”为尊,客家人冬至吃萝卜粄体现的不仅是一方习俗,也是他们对家园的守护之情。

粄,是千年前华夏民族的智慧结晶,在历史的风化下,千年后被客家族群发扬光大。如今,“粄”早已不是单纯充饥解馋的食物,它还是客家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抹传统节日里客家地区不可忽视的闪亮色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2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