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的重阳节,把花糕越做越有趣

儿童白癜风怎么治 http://m.39.net/disease/a_5602639.html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盛唐诗人王维的千古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九重阳佳节,他独在异乡漂泊,格外思念家乡的兄弟们,于是就想啊,今天兄弟们一定都登高了吧?都插上茱萸了吧?可惜单单少了我一个,唉,真是惆怅……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有关这一节俗的来历最早见于南朝梁代学者吴均所著《续齐谐记》之记载——在汝南有一个名叫桓景的人,跟随费长房出门游学好几年,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九月初九你家会发生灾难,你得赶紧回去,让家里人制作深红色的小口袋,袋中盛放茱萸,然后把这袋子系在手臂上,一人系一个。还有啊,必须登高、喝菊花酒,才能保证灾祸消除。”桓景听了,立马归家,照费长房的话做了,全家人上郊外登山,晚上一回去,发现家里养的鸡、狗、牛、羊,不知遭受了怎样的劫难,都死了。桓景琢磨着,费长房的话可真灵验啊!回头当然将这一切告诉了费长房,费长房说:“这就对了,人都出门登高,剩下家畜代替你们受难,帮你们躲过了一劫啊。”故而重阳节登高、佩系茱萸囊等行为形成习俗,究其根源,乃是人们为了消灾避难。

读完这个小故事,可能有朋友要问,费长房的预言也太灵了吧,他莫非是个神仙?那神都猫在这儿顺便讲讲费长房其人其事,他的事迹见于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原来他跟桓景一样,也是汝南人,曾经是名市场管理员,有次市集上来了个卖药老翁,悬壶街头,等卖完药便跳进壶里不见了。费长房瞧见这一幕,惊奇之余,猜出老翁应是位神仙,下定决心追随老翁修仙,“遂能医疗疾,鞭笞百鬼”——抛开神话传奇元素,再看费长房此人,其实他就是个名医嘛!名医指点他人避祸,实际上避的正是瘟疫。重阳节俗,反映了古人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

但,古人过重阳节,除了登高、插茱萸,其他的花样可也越来越多,都有些什么呢?神都猫这就带你了解一下——

《荆楚岁时记》(南朝梁·宗懔)

农历九月初九,无论士、农、工、商,大家都要去郊外聚会、畅饮美酒。这九月初九举办宴会的习俗,要问起源于哪朝哪代?还真没人答得上来。非要说的话,至少在汉代就有了,如今北方人还很重视这个节日,每逢重阳,少不了佩系装着香气辛烈的茱萸的小袋子,吃重阳花糕,喝菊花酒,认为有助长寿。到本朝(南朝梁),人们更喜欢在水榭、楼台等地方设宴过重阳节。

《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

北宋,国都的人流行在重阳节赏菊花,重点欣赏的有好几个品种——花蕊黄白色、恰似莲花蕊的那种菊花,名叫“万龄菊”;花瓣粉红色的名叫“桃花菊”;雪白花瓣、浅红花蕊的,名叫“木香菊”;花瓣金黄、花型圆润的,名叫“金铃菊”;纯白色的大菊花名叫“喜容菊”。一到重阳,大街小巷全摆着菊花,酒店、饭馆甚至弄来大量菊花,扎成小房子,花花绿绿的,清香四溢,装饰了环境,更增添了节日气氛。城里人大多要去郊外登高,比如仓王庙、四里桥、愁台、梁王城、砚台、毛驼冈、独乐冈等处,满是前来聚会、吃喝玩乐的人们。在重阳节的前一两天,也就是九月初七、初八,家家户户都要做蒸糕,亲友之间互相馈赠,这蒸糕做得可有意思——上面插些用彩绸剪的小旗子,并堆砌果品,像什么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仁之类的,尽管往糕上搁,五彩缤纷,多么悦目,吃嘴里香香甜甜,真是享受啊!还要拿糯米粉捏出狮子蛮王的样子,放在蒸糕上,称为“狮蛮”。

寺院于重阳节当日均举行斋会,但仅只开宝寺、仁王寺有狮子会,其实就是一种法会,由诸位僧人坐在狮子上宣讲佛学奥义,这两所寺院的游客是最多的。

《梦粱录》(宋末元初·吴自牧)

南宋的重阳节俗与北宋差不多,赏菊的品种多了一样,名叫“金盏银台菊”,是什么颜色呢?原来它花瓣银白且硕大,花蕊则金黄,这名字可以说很形象了。人们让菊花瓣、茱萸漂浮在酒液上,连带着一块儿喝掉,相信此举能有效消除“阳九之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管茱萸叫“辟邪翁”,而菊花的别名是“延寿客”。

千家万户、大酒楼、小吃店,都要制作重阳花糕,最主要的原料是白糖和面粉,蒸熟了糕,将猪肉、羊肉、鸭肉切丝,均匀堆放糕上,亦插小彩旗作为装饰。皇宫的御膳房,自然少不了蒸出豪华版的重阳糕,由皇帝赏赐给各位王公、重臣。宫廷蜜饯局还要拿五色米粉捏成狮蛮的模样,插着小彩旗,再把熟栗子肉捣得极细碎,加入麝香、砂糖、蜂蜜后捏出一小段一小段饼糕,或捏得宛若一个个五彩弹丸,以韵果糖霜点缀,衬托狮蛮,这整个糕点被称为“狮蛮栗糕”。

《酌中志》(明·刘若愚)

大明的紫禁城内,早在九月初一就开始吃花糕了。九月初四,后妃、宦官统一换上罗制的重阳景菊花补子蟒衣(即带徽饰的礼服)。九月初九,天子驾幸万岁山或兔儿山、旋磨山登高,吃迎霜麻辣兔,喝菊花酒。

《帝京岁时纪胜》(清·潘荣陛)

清代雍、乾年间,京城每年的重阳节花糕都做得极多、极丰盛,有香喷喷的油烤糖面点,有发面蒸糕抹果酱的,还有用糯米粉、黄米粉做的软糯花糕,插上彩旗,老百姓抢着买,买回家了祭祖、祭神,或馈赠亲友。另外有专卖给小孩子的重阳节零食——酸枣捣糕、火烤脆枣、糖拌果脯、线穿山楂,酸酸甜甜,十分开胃,小贩们穿街走巷叫卖这些小零嘴,大受儿童欢迎。赏菊的话,京城最常见的便是普通人家栽种的黄菊,要论形色雅致、香气幽清,更有几个品种——黄金带、白玉团、旧朝衣、老僧衲。各处酒店、茶馆,大多也栽着黄菊,于重阳节这天往街上贴出广告,称自家店里新鲜堆起了菊花山,邀请大家前来观赏,如此,生意能不好吗?

除了传统项目“登高”,京城人还喜欢在重阳节呼朋唤友登西山赏红叶,或者去汤泉泡澡,认为菊花水可以除病,有保健效果。还有人带上美酒佳肴,一路出了城门,在郊外痛饮一整天,谓之“辞青”——天凉了,寒冬也不远了,干杯干杯,青草碧树、绿萝翠藤都再见吧,明年开春咱们再会!

神都猫的“中国节”系列,从去年的腊八节,一直写到今年的重阳节,一整年的传统节日,差不多就是这些了吧,不知道朋友们发现没有,古人过节究竟是在过什么?其实不外乎“吃好喝好”这四个字——古代生产水平相对低下,生活条件是绝不如现代社会这么好的,平时要敞开了喝酒吃肉并不是件容易事,那逢年过节可不正有了理由痛痛快快吃吃喝喝吗?“吃喝”之后才接着“玩乐”,玩乐过程中更夹杂着吃喝,对咱们中国人的老祖宗而言,能够吃好喝好,本身就代表着无穷的快乐,所以呢,中国节也可以说是四季盛宴美食节。民以食为天,节则以好酒、应节珍味、时令佳品为先,古人智慧,点点滴滴融入其间,神都猫祝大家每逢佳节,倍儿有口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3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