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味·诸暨」小吃系列篇第二期来咯,继续带您探探宝藏小城美食知多少!不知不觉,已到年底,如果说今年还有什么未完待续遗憾的事,那只能是没吃到这些食物。
这期是地道的诸暨特色,不光是代表节日的吃食,在诸暨的大街小巷里更是随处可见的美食!
第二期关键词:圆滚滚(团团圆圆)
本期要点:团圆饼、油麻团、糖秧、藤羹
思前想后,思来想去,思索再三,正值年关,整理一些外形代表“团圆”的特色小吃,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大家可以早日团聚共享年味。
1藤羹
食事裘事藤羹是诸暨独有的美食,多为山里的农民自制,是用淀粉含量较高的农作物制作的类似粉丝的食品,在刚出炉蒸熟后可以将其做成两种形态。
为防止有蛀虫,头一年的陈米用磨浆机磨制,蒸熟成米浆,也为了方便保存,所以就有了活藤梗,在烧煮时可以加入诸暨人热爱的经典搭配,雪菜、笋干、蛋皮...
还有一种是方便好吃又可以包万物的藤梗,常见的馅是包萝卜丝和咸菜豆腐,简单却美味。
糖秧
璜山糖漾阿文糖漾糖秧本是浙中地区传统小吃,但在诸暨,人们常说“七月半,糖秧藤羹蒸两碗”,吃糖秧也是陈璜地区亘古不变的民俗。
阿文糖漾璜山糖漾传统的糖秧要用红糖、赤豆、糯米粉搅在一起蒸熟。在过去,糯米代表一种特别好的食物,平常是舍不得吃的。
糖秧蒸好之后可以用荷叶包起来,吃的时候就会有荷叶的香气。糖秧的做法在前期和藤羹是一样的,所以也有人会将其叫做大藤羹。
阿文糖漾后来的人在原有基础上,除粳米、红豆、红糖、白糖等原材料之外,又增加了南瓜、艾草、黑米等品种。
待冷却后切成菱形的小块,将糖秧一层一层撕开后,嚼在嘴里,那又糯又甜又冰凉的滋味儿,别提有多美味了!
3团圆饼
西施团圆饼
西施团圆饼是诸暨传统的地方美食,用以精细的面粉或荞麦粉作皮子,用山地土产的萝卜、青葱、香椒与鲜猪肉拌和为馅,手工包制而成的一种扁圆饼子。
西子团圆饼以文火煎烤而食,其味爽而不腻,辣而不重,又香又鲜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每至逢年过节或婚嫁寿庆,酒席间必定少不了这道点心。
许多人不知,其实西施团圆饼还有这样一段传奇故事:
春秋时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兵败称臣,卧薪尝胆,积聚力量以图雪耻。为争取生息时间,勾践听从文种之谏,施美人计迷惑吴王夫差,于是将绝色美女西施、郑旦送往吴国。
西施在吴国深受夫差宠爱,但却时时不忘故国,思念家乡父母亲朋。一年冬日,大雪纷飞,西施在灵山上遥望故乡,乡情难抑,忍不住抚琴落泪。吴王闻之,来为美人宽怀,并追问美人因何玉容憔悴、愁眉不展?
西施泪水盈盈,告禀吴王,时近冬至,她倍加思念苎萝山下的父母和五泄江畔的外公外婆。在入吴前,每逢冬日,她必与父母一起,烤制银丝圆饼,用以探望年迈的外公外婆。如今远离家乡,不知家中长辈是否安康,悲便不由自主而生。
夫差听得西施之言,欣然道:“美人敬老之心,一片赤诚,令人敬佩。你尽可如期做好‘银丝圆饼’,我遣快马送去你越国老家,岂不既尽了你的孝心,又解了你的心头之忧呢!”见吴王应允,西施才舒展愁眉。
数日后,西施的外公外婆果真收到了千里迢迢送来的“银丝圆饼”。老人品尝时,竟在饼中发现一块小绫,上书小诗一首:“汪汪眼中泪,香香笼中饼。冬去春来时,共叙团圆情。”寓西施孝心于其中的“银丝圆饼”,被后人称作“西施团圆饼”而流传至今。
4油麻团
蔡颖油麻团不得不说,诸暨各个乡镇的小吃真是层出不穷,各有千秋,寓意着团团圆圆的油麻团是街亭的特色。
由糯米、芝麻、糖等制作而成的,有着深厚的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表示缘分会不断加深和发展;糯米有粘性,有强度,表示缘分亲密无间;糖是甜的,表示美满幸福,甜甜美美;团就是团圆的意思。
油麻团也是许多诸暨人儿时的味道,起初的油麻团中间是没有糖馅的,制作时米粉是直接和糖混合了,后来经过改良,才有了这糖馅。
制作有手法,炸的时候更是关键。等出炉全程少说得三十分钟,前大半程必须用小火慢炸,等油麻团浮出水面再改成大火,期间为保障受热均匀,形状饱满,需得不停翻动。
总之好味道经得起等待,从白到黄,人皆爱之的油麻团制作是需要耐心的。圆滚滚白胖胖的油麻团看着就喜欢。
那么期待一下,下一期会是什么主题呢?!
声明:全文不含广告,内容根据商家口述以及相关资料文献整理,若有争议,可留言,和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