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故乡情结是每一个东北人都有的,难以割舍,魂牵梦系。除了父老乡亲,还有心心念念的特色美食。
出来多年,最大的感受:离开黑龙江后再也没吃到有黄瓜味的黄瓜,有柿子味的柿子。
有人说:黄瓜不就是黄瓜吗!还能不是黄瓜味?
没错,那是因为你没有吃过黑龙江农村院子里种的黄瓜,我保证你吃过后,就会和我产生共鸣。那黄瓜柿子,空嘴吃就是一道绝好美味,这是没来过黑龙江农村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的。
我许多年没回黑龙江农村了,不知道现在的那里的蔬菜是否还是过去的味道。
黑龙江的茄子,绵软好吃,不用啥厨艺,蒸一下蘸酱吃都是美味;
黑龙江的油豆角,才是真正的油豆角,随便炖炖,就胜过许多操作复杂的菜品;
黑龙江的大角瓜,加点土豆一煮,再配上一盘辣椒酱,就可以吃两大碗米饭;
黑龙江的大豆腐,嫩而不碎,香而不腻,只加点盐一拌,足能吃一大块;
......
好的原材料真的不需要高超厨艺!
这些年不得不提高自己的厨艺,是因为不深入研究调味技巧,现代商业规模化种植的很多菜实在没法吃。
依旧在家乡土地上辛勤耕耘的老乡们,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彩,但是也有诸多不尽人意。好好珍惜你们现在的生活吧,很多游子都羡慕你们的生活,只是有些路已经无法再回头,只能成为一种回忆,在纷纷扰扰的都市里,作为自己内心的一份安宁,在午夜里梦回温存。
大黄米豆包说起东北传统特色美食,粘豆包应该算是其中一种。
每年冬天,家家户户都会做很多粘豆包。东北的温度,尤其黑龙江的室外温度是天然的大冰柜。在室外冻的东西只要包裹好防止风干,绝对比冰箱好,不会串味,也无需担心电费损耗。蒸好的粘豆包放大缸里盖上盖子,能放到过了年冰雪开始融化。
许多素友不会自己做粘豆包,认为很复杂很难,其实粘豆包做起来一点都不难,今天素食报就把粘豆包的多种做法和大家分解一下,看了后您一定能轻松做出自己喜欢的口味。
豆包通常生熟大小没太大差距配方一:烫面醒发法
皮料:水磨糯米粉克,白面(或大米粉)60克,80度热水克。
馅料:芸豆或红小豆克。糖30克。
做法
粘豆包皮的做法:
1.糯米粉和白面混合均匀,导入80度热水搅拌均匀,揉成光滑面团。
2.放入盆里,封上保鲜膜,25-30度环境醒发8-12小时(注意别发酸)。
馅料做法:
1.芸豆或红小豆泡8小时,加水煮熟,让后用擀面杖捣碎,加入白糖搅拌均匀。
(有个技巧和您说一下:洗过的豆子放高压锅里,加水,加一克碱面,盖盖加高压阀,开火至高压阀冒气,关火焖1小时。然后再开火,高压锅阀冒气后改小火保持呲呲冒气15分钟,关火。不再冒气后取下高压阀,打开锅盖,豆子就快速煮好了,免去了浸泡时间。)
2.豆子用手攥成圆球状(20克/个)。
继续操作:
1.发好的糯米面团揉团成一个个圆球(35克/个),然后按扁,包入豆馅球,虎口逐渐收拢团圆。
2.笼屉放上提布,把第一个包好的豆包放在正中心,一次挨着向四周摆放(也可以从边缘开始摆放),总之,一个原则:一定要互相挨上。这就是俗语说的:“装豆包”--多用来形容拥挤。
为什么这样挤着摆放,因为它不是馒头那种加热后定型比较“靠谱”,粘豆包,尤其是特别粘的糯米,加热熟化过程会“太tǎi歪”.
3.开锅后15分钟即可。
4.起豆包:这个也是技术活,专业工具是一个小薄木铲,沾上凉水,竖着在两个豆包之间接触处插一下,再横着搓起来。别着急,一个个就起出来了。如果你买的糯米粉特别粘,又没掺入大米粉或白面,蒸出来的就没有办法分开了。
我通常做55克大小的,您可以做更小些千丝站台提示:1.这种80度热水和面法,兑入了面粉或大米粉,经过发酵,做出来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因为经过了烫面,豆包不容易太塌陷,塑性效果好。经过烫面,保水性延展性效果好,豆包凉了也不硬,不加热都照样可以吃。
2.除了加入面粉或大米粉,还可以加细玉米粉,紫米粉,小米粉......总之一个目的,适当减弱糯米粉的粘度。
3.为什么有的人家做的粘豆包发酸?这是因为发酵的环境太热,发过了头,杂菌促使面团变酸。不过老家有人喜欢这种微微发酸的口感,甚至认为有点发酸的才正宗。大家发酵面团时还是控制好温度吧,毕竟大多数人不喜欢发酸口感的粘豆包。尤其是东北之外的朋友,会认为你这粘豆包坏了。
4.我这个比例是非常保险的比例。兑入的面粉为:克糯米粉加20克白面。水的比例也是经过我成熟的制作经验严格换算的。如果您初次制作粘豆包,就按我的比例做。如果您购买的糯米粉不是很粘,不兑白面或大米面也可以的,但是第一次做你不知道粘不粘,还是先按我的比例少做几个,做好后看看效果,然后再适当增减兑入其他粉类的量。
另外,如果兑入的是大米粉,可以适当比面粉多一些,因为大米粉比面粉粘。
5.为什么用80度水温?这是经过多次实验得出来的数据。如果度开水和面,经过发酵后口感和形状都没有80度的好。
6.关于豆包馅:建议别弄得太细,如果类似做月饼的豆沙泥那样碎就不好吃了,同时,糖也要少放,我做的豆包馅很多时候都是不放糖的,喜欢吃甜的蘸着糖吃更好吃。而且,豆包馅里别放油,别把豆沙泥的制作方式用于豆包馅。越简单越正宗。
7.大黄米,粘碴子等原料大同小异,不再赘述。
配方二:温水和面醒发方法
配方可以参考配方一。只是把水换成了不烫手的温水。然后经过8-12小时稍微高点的温度发酵。一般您吃到的发酸的豆包大多出在这种制作方法上。
温水发酵法包制的时候妥妥的是“攥豆包”,因为没有经过烫面,糯米面是没有啥韧性的,容易发散,所以包制时手上就要多用点力。而且,这种不经过烫面的糯米粉面团,蒸制时很容易“太tǎi歪”,那么和面时适当的就要多加除糯米粉之外的其他粉料。
配方三:度开水和面即时制作法
配方可以参考配方一。只是把水分成两份,一份为克度开水,一份为克温水。
先用度开水烫面,搅拌后再加入克温水。
这种和面的方式,可以和好面就包,然后就开始蒸。
对于着急吃的朋友,不妨试试。
配方四:酵母和面法
这个方法我是不推荐的,糯米面里加酵母发面蒸豆包这个创意有些不伦不类,做出的粘豆包也不好吃。
可能有些人不太理解糯米发面,蒸豆包的“醒发”其实并不是完全发面,更注重的是“醒”,“发”只放在第二位。
您吃着发酸的豆包就是糯米面完全发酵的后果。
通过上面“素食报”对粘豆包几种方法的讲解,您应该知道如何制作粘豆包了吧!
这个豆沙太细了,不建议弄太细有人可能会说:咱就喜欢酸豆包;俺家就喜欢加酵母做粘豆包;啊拉就不喜欢烫面;额就用凉水和面;哝不喜欢叫“粘豆包”的东西;
寡人喜欢吃!
哀家也喜欢吃!
本王也喜欢!
孤家品尝一下!
朕封它叫“粘豆包”!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汝开心就好,冷暖自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自在法喜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