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同事是客家人,经常做很地道的客家美食给我吃,我也在边上学着做,久而久之也学到点。比如接下来介绍的这个酿粄。酿板是客家的小吃之一,做法有点似北方的饺子,不过酿板的“个子比饺子大哦,客家地区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酿粄,如同北方地区包饺子一样,已经成为地方习俗。小时候,温饱问题困扰着很多缺衣少粮的家庭,平时都得缩衣节食。小孩子们都盼望着过年过节,除了可以放开肚皮饱餐一顿,还蒸些粄类小吃,可以在“半朝半昼”充饥解馋。童年时,年节时常面临尴尬的局面,饭饱酒足还贪恋小吃,肠胃超负荷运转,导致“有吃冇补。
制作上,酿粄与饺子的制作过程大同小异,首先是先准备好馅料。馅料主要分两种,咸馅与甜馅。咸馅最常用的是本地陈年萝卜干、葱头加碎肉,根据各自的口味,可以先炒干炒香萝卜干和葱头,再与生肉碎拌匀,这样的馅特别鲜甜;也有人喜欢把碎肉与其他馅料一起放进锅里热炒,让碎肉里面的油渗透萝卜干和葱头,炒出来的馅又是别一番有风味——香脆。另一种是甜馅,以去皮花生米和芝麻(黑芝麻最佳)为主要材料,在热锅里炒酥捣碎花生米,与等量炒酥的芝麻拌均匀,加入适量的白糖。这种馅料的酿粄又香又甜,吃起来满嘴留香,让人撑破肚皮还欲罢不能。制作过程需要注意:客家酿1.糯米粉和粘米粉的比例是2:1;2.这道小吃的关键在于掌握好面皮的厚度,皮太厚口感不好,太薄怕底部穿孔漏馅。
现在吃到的酿粄主要还是出现在广东客家,软糯开口,而且馅料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来搭配,可荤可素,风味独特。即使在同一个地方,可能都会有不同的口味。有些地方喜欢用猪肉加韭菜作为馅料,而这种也是比较常见的馅料,有些地方喜欢加入香菇、花生米、虾米甚至鱿鱼丝,味道又是不同。相传由北方南迁的客家人,居住在南方以后,非常怀念北方的包子,但是包子是用面粉做的,我们都知道北方以小麦为主食,但是南方以稻米为主食,当时由于受到交通条件的限制,没有面粉,所以只能以米粉替代,后来就有了现在的酿粄。
可能是遗传,我的家族都喜欢吃各类粄食,粄材多为糯米粉,有人说不易消化,胃不好的人得少吃。虽然也有胃痛史,但是一直以来热衷于糯米粄,肠胃却不受丝毫影响,常把糯米粄当成主食。如今生活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善,营养过剩已经成为健康杀手,人们开始更注重科学清淡膳食,不易消化的糯米粄也淡出了人们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