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镇原坐席十三花

在民间饮食中,席最为丰富,只有在红白大事和过年才会吃席。席是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古人席地而坐,在地上铺张席子,吃肉时把俎移到席上,用刀割着吃,酒壶酒樽放在席边,且食且饮,这与草原牧民的风俗相近。

后来有了托盘,四足或者三足,叫案。把食器摆在案上,案又放在席上,这种进餐的方式可以说是最早的席。镇原的民间风俗,一般吃席是在炕上放一小方桌,食具摆在桌上,客人围桌进食,谓之坐席。

坐席是一种吃的艺术,同时又不止于吃,具有多层的文化意义。席是民间最高级最复杂的饮食之一,其中的十三席为上等酒席,红白事均用。其次还有白事常用的九魁,十漏一等单饭酒席,红事常用的十全等双饭酒席。

以十三花为例,每席共端菜十七道:1、红肉,有三种做法:两撇(酥肉、条子肉),三绺子(鸡蛋,烧肉,酥肉各一绺),四合头(蛋黄,蛋白,烧肉,酥肉合放)。2、肋脊肉,切成丝或片炒之。3、鸡肉,有清炖,黄焖,囫囵等几种做法。4、蹄花,或腰花,耳脆。5、丸子,有膘肉丸,糯米丸,酥肉丸,鸡丸,洋芋丸等。6、肚丝,酸辣加蒜。7、三鲜蜂蜜肉,蜂蜜调肉回笼。8、夹三肉,鸡蛋饼裹酥肉,油炸。9、骨头肉,将白骨肉块放入蛋清加面糊糊中,挂袍油炸。10、蜜汁骨肉,蜜饯挂袍肉。11、肘子带馍。12、冰糖肘子,大肉块加白砂糖等佐料,上笼后撒冰糖。13、甜盘子,糯米饭加桂花、蜂蜜、百合等。上笼蒸之,带馍。14、鸡杂。15、笋煎肉,带馍。16、肋脊或鸡马肉。17、五围子,总端五样菜:东坡肉,粉饼,苜蓿汤,白米饭,带馍。

九魁与十全席上菜与十三花大致相类。从菜的种类可以看出,这是典型的内陆文化,海生动物几乎没有,不过现在已经有经济富足的人增加了发菜、鱿鱼、海参等。

在十七道大小菜未上之前,先上十二碟凉菜下酒。其中肉菜碟子四个:排骨,旋肉,鸡蛋,瘦肉或肝子;水菜碟子四个:鹿角,带丝,十香菜,苴茢丝等;干果碟子四个:白炉肉,红炉食,瓜子,花生。这十二个碟子的摆法也是有其特别的讲究,比如左骨右旋,左鸡右肝等。

对于席的作为也是有规定的,上位是一二号,侧位是三四五六号,下位是七八号,辈分最大的做一号位余者类推,同辈则按年龄长幼排序。

吃的过程也有规矩,每道菜上来,先由一号位的长辈动筷子,大家才跟着去吃,可见坐席具有极强的伦理意识。坐席作为农村的群体活动,也处处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节制,约束等特点。比如丸子,作为一道菜,共八个,每人一个,假如有人吃了两个,别人就吃不到,就是失礼。坐完席,属于自己的分内的炉食可以带走。

由此可见,席代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其中包含了时令,季节等与农事有关的时间观念,上下左右井然有序的空间观念,长幼分明的逻辑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义特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508.html